鹤庆银匠,敲出幸福生活“回响”

云南职信网 职称新闻

叫响劳务品牌 提升就业质量】

原标题:通过有组织的培训,越来越多人掌握了这门古老的加工技艺,走上就业创业致富之路(引题)

鹤庆银匠,敲出幸福生活“回响”(主题)

工人日报—中工网记者 赵黎浩

凤凰山下,黑龙潭旁,一座牌坊伫立在云南省鹤庆县新华村前,牌匾上写着“中国银器第一村”,牌坊的立柱、横梁、斗栱、飞檐等,均用手工银雕作品装饰,精美绝伦。

在银器行业,流传一句话,“中国银器看云南,云南银器看新华”。据《鹤庆县志》记载,自唐代南诏国时期伊始,新华村便有人从事金银铜器加工,至今已超千年。

凭借代代相传的手工技艺,和近年来当地有组织的专业培训,“鹤庆银匠”日渐成为带动劳动力就业的亮丽名片。

“小炉匠”博采众长

“叮叮当,叮叮当……”沿着青石板路往村里走,小锤声从一座青瓦白墙内传出来。寸光伟正在工坊内做着银壶的收尾工作,这是一位上海客户找他定制的银壶。寸光伟不用见到实物,只需看照片即可手工“复刻”。

从小深受父辈手工艺熏陶的寸光伟,15岁便能独立打制杯、壶、碗等简单器皿。为挣钱添补家用,1994年,他拎上风箱,带上一把手锤、手钳,赴西藏打工。

彼时,藏区寺院需要大量金银铜制品,新华村银匠极为抢手。为了生计,不少手艺人和寸光伟一样背井离乡,足迹遍布西藏、甘肃、湖南、贵州等地。他们被称为“小炉匠”。

鹤庆银匠发现不少少数民族地区有制作银饰的传统,富有民族特色。他们博采众长,把祖辈传下来的手艺,与走南闯北学到的工艺相融合,创造出更实用更美观的银器。

在西藏待了近20年,李文彬系统地掌握了熔炼、锻打、捶揲、錾刻、鎏金、掐丝等工艺。他还发明了对流焊接技术,不使用焊药辅助剂,采用高温预热壶身,使接口处的金属相互对流熔合为整体。

2008年,河南郑州梦祥纯银首饰有限公司找到李文彬,请他攻克掐丝焊接技术,把银丝焊接到碗上。这是国礼订单,工艺难度极高。李文彬尝试挑战新技术,加班加点反复试验,提前15天完成了任务。

“户户有手艺,家家有工厂”

李文彬深知外出学艺的不易,决定开办工坊,让村民在家门口边学艺边挣钱。

文彬工坊内,村民李兴平正在银器上认真錾刻。在李文彬的指导下,李兴平从基础活干起,錾刻技艺突飞猛进。慢慢地,他把银器制作当作乐趣,年收入4万元。

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。工坊成立后,村里不少人上门求学,李文彬重点关注贫困户、残疾人、孤儿等人群。据粗略统计,他直接带徒120名,阶梯式带徒800余名。

鹤庆县劳动就业服务局陈冬平介绍,鹤庆县认定了一批培训机构,建立了多工种的培训基地,通过送训上门、校企联训,提升培训质量。

“我们通过基地培育、协会建设、工艺美术大师培养和非遗项目申报保护等方式,打造集劳动密集型和传统手工艺为一体的‘鹤庆银匠’劳务品牌,走出了一条市场化运作、一体化服务、规模化输出的劳务品牌新路子。”鹤庆县人社局局长张四林介绍。

目前,鹤庆县共有1500多户加工户从事银手工艺品加工,带动9000多人从业,银器业年销售达26亿元,新华村已形成了“前店后坊”“一户一艺”的生产销售方式和“户户有手艺,家家有工厂”的生产格局。

品牌化有助于扩大就业

身为家族银器制作的第五代传人,寸煜坚子承父业,以企业管理运作模式带动银器工艺提质增效。他制定了规范的薪酬体系、价格体系,严格把控质量。

企业还创建了“寸银匠”品牌。“把品牌做好后,能增加销量,增加就业岗位,形成良性发展循环。”寸煜坚说,建立品牌还能推动工艺提升和创新,做出特色,保持手工艺的活力。

在郑州习得车床加工技艺后,李文彬将机器引入到银器制作中,提高了生产效率。

不过,李文彬认为机器只能代替20%的工序,更多的还是需要由银匠灵活的技艺来完成。“传统手工艺有非遗技艺的沉淀,银器上深深浅浅的锤印带有人的呼吸,还有手艺人想表达的思想。每个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。”

面对工业化的冲击,李文彬认为,银匠要有危机感,也要坚持手工技艺,精通某一工艺后,再攻克其他工序,不断超越自己,越做越精。